发布人:原初书院
发布时间:2023-10-10 12:26:49
116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的精神,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搭建“文教合作”平台,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探索特色研学旅行发展实施路径,我校联合郑州文化馆、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举办“豫见非遗·赓续传承”2023非遗传承技艺大赛,2023年9月27日下午,教育与艺术学部教育学院在郑州校区学术报告厅举办2023年非遗传承技艺大赛展开幕式。中原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高新战,中原科技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部副部长兼教育学院院长、原初书院副院长冯蔚,原河南省非遗中心主任裴景岭,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荣誉会长张玉骉,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陈柏玲,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非遗部主任葛磊,郑州文化馆馆长李桂玲,教育学院工作人员以及多名非遗传承人、领导及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话非遗技艺传承之道。开幕式由冯蔚主持。
开幕式上,中原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高新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中原科技学院教育学院先后建设曹慧贞大师工作室等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中原民间游戏及手工制作坊于近日获批郑州市第五批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面向学校、社会团体、社区等,大力推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教育学院已开设6类非遗课程,多位教师负责教授剪纸、毛猴、捏泥人、画脸谱、画团扇、刺绣、篆刻等多项非遗项目。
中原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高新战致辞
郑州文化馆馆长李桂玲表示,非遗传承其实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所以非遗应该充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且代代相传,这就是非遗进校园的意义所在,非遗进校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技艺大赛既是展示才艺的平台,也是大家共同欢聚的舞台,更是展示我们城市文化的窗口。在这场非遗展示盛宴中,邀请了业界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精准评判,确保了赛事的高水准。
郑州市文化馆馆长李桂玲致辞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学院韩志孝院长代表兄弟单位发言,他表示中原科技学院本次举办的活动为“文教合作”搭建了平台,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弘扬中原非遗技艺,挖掘传统文化价值,为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贡献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共同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曹慧贞介绍,剪纸作为郑州市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珍贵的民俗艺术,一代代的河洛人,在婚嫁、节庆、寿诞等不同的民俗生活中,用剪刀剪出吉祥的花。作品艺术风格既有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又有运用现代造型语言的新形象。参展作者中,既有老一代传承人,也有新生代剪纸爱好者,是郑州市非遗艺术成就的一次大展示。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为郑州市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揭牌,标志着2023年非遗传承技艺大赛展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来自各领域的非遗传承人将通过现场展示、技艺比赛等形式,向观众们展示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对非遗文化的热爱。
郑州市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此次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共42名,受聘客座教授共15名。大赛共征集320件作品,参赛人员包括73名非遗传承人、10名教师、50名大中小学学生、5名设计师和手工艺爱好者,包括剪纸、香包、烙画等40种类别,大赛展览时间为9月27日至11月中旬。活动增强了社会对非遗手工艺的认知度,培育和弘扬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了社会公众的传承热情,更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部将全力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探索非遗保护与研学教育有机融合的
路径。
活动参与者普遍认为,本次非遗传承技艺大赛展的成功举办,搭建了“文教合作”平台,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探索特色研学旅行发展实施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助力城市社会的经济建设发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023非遗传承技艺大赛特等奖颁奖现场
中原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高新战为教育学院客座教授颁发证书